第140章 :师从章邯-《覆秦》


    第(2/3)页

    话落,有许多人点头附和。

    兵力的暴增让他们有了自信。

    吴广面色平静。

    陈馀的突围和伍徐的投靠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他已经亲笔写下书信派使者送去河内安抚二人,并在信中做好相应的安排。

    至于葛婴认为有了伍徐两万人和陈馀数千残军的加入,他们就可以向西迎战秦军。

    吴广对此不置可否,只是侧首看向蒯彻。

    跟了吴广两个月,一个眼神,蒯彻就已经懂了。

    他微笑着站起来,对葛婴道:“葛将军此言差矣,你只看我军兵力与秦军相差不多,可曾想过吾等两军的战力与士气差距?”

    不待葛婴开口,蒯彻便仗着口速快,高声道:“王离麾下秦军,乃是昔日蒙恬北伐匈奴时的兵士,多为经历过厮杀的老卒,既有战阵经验,又经过多年训练,令行禁止,可谓精兵。而吾等兵卒呢?”

    “除去少数人外,余众大多都是新兵!”

    “缺少训练,不识旗鼓,进退失据,又对秦军心怀畏惧,如何与秦军正面相敌?”

    “至于伍徐将军那两万兵马,刚刚在河南大败一场,此等新败之卒早已被秦军吓破了胆,岂有奋战之力?”

    蒯彻连续发问,冷笑不断,让葛婴面色一变。

    吴广轻轻叹了口气。

    他之所以放弃率大军前去救援上党,除了兵力数量外,兵卒的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

    王离麾下秦军称得上整个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光论兵员质量甚至比章邯手下的军队还要高。不说全部都是精兵,但二十万人里六七万战卒想来是有的吧。

    吴广手下呢?

    收降的五千关中军战力很强,但在对付王离秦军时得慎用,甚至不能单独派出去。

    他能放心动用的精兵就是一万虎贲、三千幽州突骑、五千边军。

    葛婴麾下的一些老卒整编一下,或许能凑出一万敢战之士。

    这加起来就三万左右,算是他手下真正能打硬仗的部队。

    其余兵力多是杂兵辅卒,特别是有一大批都是他刚从燕地征召的新卒。

    那时他在蓟城刚征完兵,就收到南边传来的急报,没有时间进行训练就带着这批新兵一路南下。强行军上千里的路程赶到邯郸,中间没有出现崩溃,已经算是素质不错了。

    没有时间训练,就代表这批新卒很多人都不识金鼓旗帜,和同什伍的袍泽没有默契,无法令行禁止,加上很多人没有上过战场缺乏厮杀经验,战斗力是绝对比不上秦军的。

    这种情况下他放弃防守,带兵出去主动和王离决战,如果连战连胜,打顺风仗还行。但要是稍微出现一点败绩,那等待他的多半就是大崩溃。

    历史上刘邦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锐杀得尸横遍野,战死二十多万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杂兵新卒的数量就算达到几十万又如何,遇到真正的强军就是送人头。

    而在原时空的巨鹿之战中,项羽手下五六万楚军,除了八千江东子弟很是忠心精锐,其余大多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许多人曾跟随项梁多次击败秦军,参与过东阿、定陶等大战,战斗力不是他吴广手下的新兵能比。

    以项羽的强悍,带着五六万久经战阵的老卒,尚且需要破釜沉舟提升士气,再去突袭久攻巨鹿不下的王离军,方才赢得一场大胜。

    现在的王离秦军正处于全盛状态,气势汹汹而来,攻必胜战必取,士气高昂,远比历史上久攻巨鹿不下时的状态好太多。

    这种情况下,要吴广凭借少量精兵加大量杂兵去击败全盛时期的长城军团,难度比项羽打巨鹿之战不知道高多少,若真能做到,这秦末时代的第一名将就非他莫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