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灭管亥再得良将-《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3/3)页

    太守府中,酒宴已经备好。

    昨天太史慈杀进城里,告诉了孔融陶应的计划,那个时候孔融就知道此战必胜,在准备酒席了。

    陶应率领一支兵马,孤军深入洛阳,吓得董卓都从氾水关退兵,而且最终迁都长安,这些黄巾匪兵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陶应这一次还带着赵云、典韦等猛将,那可是连吕布都能战败的,管亥又算得了什么?

    孔融其实并不怎么会打仗,但是他觉得,论打仗,没有人比得过陶应。

    “贤侄,我代表北海百姓,感谢贤侄的救命之恩啊!”酒宴上孔融非常高兴,他端起一杯酒,诚恳的敬陶应。

    “府君言重了,全赖将士拼命杀贼!”陶应也举起了酒。

    “将士是将士的功劳,贤侄是贤侄的功劳,我必禀明陛下,论功行赏!”孔融也向其他官员及郭嘉、典韦、赵云、太史慈等人举杯。

    众人都是一饮而尽。

    “自黄巾之乱起,青州百姓便受其迫害,张角伏诛之后,管亥又起,官府羸弱,贼匪愈加强盛,我欲除贼,然力不从心。今日贤侄终除此祸害,管亥一灭,北海乃至整个青州百姓,将不再受黄巾贼匪之迫害,正是贤侄解救北海百姓于倒悬啊!”

    “府君过誉了,陶应乃大汉将领,剿灭贼匪,分内之事尔!”

    “若是人人都如贤侄一般,这大汉又岂能是盗匪横起,民不聊生啊……”孔融又喝了一杯酒,看了看武安国和太史慈,“武安校尉,子义,如今北海匪患已除,我知你二人皆为当世之良将,在此却是屈才了,从今之后,便跟随陶校尉,为国效力如何?”

    陶应听了孔融的话,心中一下子乐开了花。

    他在正在寻思着怎样把太史慈和武安国弄到自己麾下。

    这不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吗?

    “谨遵府君之命,从此之后,我武安国便为少将军驰骋疆场!”武安国非常高兴。

    “子义,你的母亲……”

    “子义既然要随我出征,那便将母亲接到下邳如何?”

    孔融和陶应都想到了太史慈心中的顾虑。

    “多谢少将军,从此之后,太史慈便为少将军驰骋疆场,万死不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