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强力推六大发明-《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3/3)页
其他各州的世家子弟、官员自然无法想象了,而不能想象,就充满着渴望。
于是以糜家、陶家为代表的南方商家,敏锐的发现了商机。
而这些,陶应早就想到了。
为什么他要用雕版印刷而不用活板,就是这个原因。
人们最先需要的书籍,都是儒家经典,利用雕版可以迅速的大量刊印,该赚的钱,先赚回来,同时,把新书的优势打出去。
等到以后,几乎所有的世家学子都拥有了这些儒家经典,不同的人就该有不同要求了,这个时候,再推出活板印刷。
不久之后,新书传到了豫州颍川,出现在皇宫中,相府内。
天子刘协虽然还是个孩子,可是对新书也爱不释手。
朝中的那些大臣更不用说了,客商带去的新书,他们几乎不问价格,就是抢购。
曹操当然喜欢了,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也是手不离卷,曹昂则是把自己的钱财全部拿出来,购买了新书。
而新书到了长安之后,对钟繇的震动太大了。
不光是新书,对他有强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那些字体。
他本来就擅长楷书,而蔡邕、张芝、韦诞、左伯、顾雍等人的字体,对他的启发非常大,也让他的楷书比以前历史中提前十几年完成定型。
突发奇想,如果能把他的字体也变成新书,该多好啊!
于是他把想法通过荀攸、郭嘉,告诉了陶应。
陶应当然不会拒绝了,钟繇的字体,肯定要流传下去,不过许多书都已经有人书写了,做底板也是一个细活,暂时还不具备一本书两套底板。
于是通过排序,给钟繇确定了《楚辞》。
这让钟繇非常激动,马上动笔书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