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进门的时候,袁水清正在给孩子喂奶。 前两天孙某人看见这一幕的时候,总会笑嘻嘻地凑过去,说我也要吃。 但今晚他显然没有这个心情,表情淡淡地走过去,揭开空调被,上了床。 袁水清瞥他一眼,轻声问:“你情绪好像不高?” 孙全微微摇头,“没什么,男人嘛,每个月都有这么几天!”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此人爱说笑话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 袁水清白他一眼,不再搭理他。 而这大概就是他想要的效果吧? 黄友亮的死讯,他不想现在就告诉袁水清,因为他和袁水清都是一个县出来的,他相信她如果今天听见黄友亮的死讯,也会觉得不吉利。 …… 三日后。 孙全找了个借口,动身去了黄友亮的家乡。 他给袁水清的说辞是:有一个同学结婚,他去参加婚礼。 事实上,他是去参加黄友亮的葬礼。 去的时候,他就想好了,回来之后,暂时不回家,在外面住一天,泡一个澡再回去。 他从小在农村耳濡目染到的规矩比较多。 比如:刚出生的孩子,要远离丧事,说是刚出生的孩子霞光弱,不仅孩子不能去办丧事的地方,就连家里的大人去过办丧事的地方,回来之后也不能立即回家。 孙全以前只把这些当作封建迷信,从来都不信。 但他现在自己有了女儿,就下意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一一遵守。 他赶到黄友亮家乡的第二天清晨,黄友亮出殡。 孙全、罗娜、邝龙飞、董川,以及以前和黄友亮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同学都出现在送殡的队伍里。 每个人手臂上,绑着一条白色的孝布。 罗娜略有不同,她额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布帽,帽顶成三角形。 孙全见到她的时候,发现她憔悴多了,头发略显凌乱,脸上一点妆容都没,两只眼睛布满血丝,两只眼袋很深,大大的黑眼圈显示她这几天应该都没有休息好。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孙全甚至都觉得她瘦了一大圈。 走在出殡的队伍里,孙全看见黄友亮的骨灰盒被一个大汉抱在怀里,那一刻,他心里真的五味杂陈。 黄友亮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没有看见,但今天看见一个小小的盒子装着黄友亮,孙全无法不生出感慨。 他看见黄友亮的父母已经哭不出眼泪,眼中的悲意那么浓。 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来都是人间最悲痛的几件事之一。 看见黄友亮墓碑的时候,孙全闭上了眼睛,眼眶也微微发红。 这一刻,他希望黄友亮也能像他一样重生到另一个世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