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建议-《我就是这样汉子》


    第(2/3)页

    要是普通人听到这话,一定会拂袖而去,放什么狗屁呢,花钱还会是痛点。

    生来有钱的余小美听了连连点头,“嗯,我好像就有这样的时候,但,好像又说不明白。”

    花钱容易吗,容易。

    你想买什么,都不用你懂,去买那些公认的大牌就好。

    你想买房投资,去买一线城市地段好的就好。

    你想买古董,也不用去学,到正宗的商家,或者拍卖会上,买那些热门的东西,比如人人都知道的青花,而且越大越好……

    花钱难吗,也难。

    房子没办法买,股票拿不准,古董抢不到的时候,你想买些东西来投资而且又不用冒太大的风险,这真就挺难的。

    “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本该能帮助一些人解决这个痛点,单项投资不会太大,看得准,回报还会不错,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收藏些什么,”

    这件事说起来,让周晨同样有些不爽,我们不但是在科研领域,很多时候都在紧跟西方,国内有投资艺术品的民众,在该收藏当代的哪些些艺术品的时,很多时候,也在跟着两个西方人走,两个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的西方人,一个比利时人,盖伊·尤伦斯,或一个瑞士人,乌里·希克。

    听名字,乌里·希克,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他是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的参与创始人,还在1995年至1998年担任瑞士驻中国、朝鲜和蒙古大使,是个地道的中国通。

    盖伊·尤伦斯,听起来,很多人可能也不熟,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一定有很多人听说过也见到过——只要去了首都798艺术区,就不可能没见过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那栋红色外墙的四层大楼,被誉为798艺术区的吸铁石。

    这两位,都是在八几年先后进入我国,然后因为收藏了很多我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被很多艺术家视作“教父”,在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大量当代艺术家作品的同时,可以说,他们也引领了我们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收藏。

    国内的一些人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品的时候,就是跟在他们后面有样学样。

    这些教父,一开始说得很高尚,什么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什么只收藏,不拍卖,二三十年后把收藏的作品全部还给中国之类的吧啦吧啦的,不但赢得了名望,还让很多艺术家自愿低价把作品卖给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