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国君玉玺-《鉴宝无双》


    第(3/3)页

    这个虎头螭身,和所谓的“螭虎”不是一回事儿。

    螭虎钮也是常见的玺印之钮,但其实是一个通称,“或龙或虎为钮,非谓螭虎一物也”。后来,也有把螭龙钮叫成螭虎钮的。

    这方玉玺的钮是虎头螭身,虎头非常明显,螭身没有常见的那么长,但从足到尾,也算特征比较典型了。

    而这方玉玺的材质,是黄玉。具体也不难判断,是浅米黄色的蓝田玉。

    玉质细腻,纯净无杂。

    “这不会是巴国国君的玉玺吧?”吴夺不由脱口而出。

    玺这个称呼,在秦始皇之后,是专属的,皇帝的印才能叫玺;但是在秦始皇之前,私人印章也可以叫玺。

    “看看印文。”吴大志说着,就将玉玺翻了过来。

    “别又是那种符号文字······”吴夺话说了一半,因为他看到了印文,并不是那种巴国独特的符号文字。

    “这好像是西周时期的金文,而且是王室青铜器上常见的那种。”宁霜开了口。

    吴大志点点头,“确实是。”

    “这么说能认?”吴夺旋即问道。

    吴大志再度点头,又看了看宁霜和权浩然。

    印文一共八个字,三人简单碰了十几分钟,便得出了结果:

    周巴子国姬传之玉。

    “果然是啊!”吴夺之前说对了。

    巴国虽然是个诸侯国,但是在西周初期分封的时候,级别并不高,公侯伯子男,巴国只是个“子”,所以也叫巴子国,国君就是“巴子”,比起上面的公、侯、伯都要低。

    同时,巴国的国君,是周王室派了一个姬姓宗族过去的;巴国国君的继位和传承,都是这位姬姓宗族的子子孙孙来的。

    从印文上来看,这枚玉玺,是巴国国君代代相传之物。而制成玉玺之时,应该就是西周封国之初,所以印文才会如此。

    不过,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出现这种玉玺,好像也不太正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