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美军拥有近4.6万的陆军士兵和十余万民兵,并且修建了充足完善的后勤设施,囤积了海量物资,拥有各种火炮一千七百余门,装甲车两百二十余台,能够独立的固守一年以上时间。 驻守在科罗拉多高原有利地形的美军,在盖洛普和米兰一线近百公里的区域修筑了绵亘防线,这里是铁路和公路的必经之处,向东可达拉斯维加斯和瓦根芒德,向西可达洛杉矶,是新墨西哥联通亚利桑那的主要交通大动脉,如今被美军生生切断。 现在的形式对美军极端不利,东西两面受敌,而南方是荒芜的群山荒漠,北方是难以跨越的科罗拉多高原和大裂谷地形,动辄数百上千公里无人烟。 对于被包围的美军而言,除了投降只有死守待援一途。 好在他们拥有精心修筑的坚固防御线,充足的兵力和充足的弹药物质供给,具备长时间坚守的必要条件。 盖洛普地区的最高指挥官,是正在此地视察的美陆军参谋总长弗雷德-c-安斯沃斯上将,他是个经历过“羊毛战争”和第一次美日战争的老将军,性格就像晒干的老牛皮一样坚韧不拔,投降根本就不在他的选项之中。 在战争爆发后便立即接过指挥权,迅速组织民兵参加战斗,击退了第五师团的十数次进攻,牢牢的守住了米兰镇。 在此基础上 围绕着米兰镇,弗雷德-c-安斯沃斯上将重新部署了新的防线,依托高地,河流和其他有利地形形成火炮阵地和重机枪阵地,并且挖掘了长达47公里的四道战壕,设置明碉暗堡,布置了一道又一道铁丝网。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战线。 战争爆发两周后 盖洛普要塞地区击退了日军的数十次进攻,令日军在坚固防线上付出了足够大血的代价,依然寸步未进,这成为堵在大山岩元帅喉咙口的一道刺,不得不回过头来发起盖洛普会战,以彻底拔除这个痛点。 在国际上 伦敦对日美两国再一次爆发战争怒不可遏,在开战初期几乎是一天几封电报,措辞极为严厉的警告扶桑国政府悬崖勒马,不要将国际形势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 另一方面,极力劝告费城米国政府,不要升级战争规模。 可惜的是开弓哪有回头箭? 打红了眼的两个国家已经全力投入战争中,扶桑国还有最起码的敷衍,米国人则愤怒的让英国大使告诉伦敦政府; 这一场战争是无耻的扶桑国挑起的,何时结束?那必须要米国人说了算,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权置喙,米国人将会选择死战到底,直到将所有侵略者彻底赶出米国的领土。 伟大的美丽坚人民绝不会屈服于侵略者的铁蹄,胜利终将属于米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