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射天狼-《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3)页

    遍翻中国历代军事史,中原和塞外游牧民族之间的较量一直以中原的失败而告终,就是最牛叉的朱元璋、朱棣时代的捕鱼儿海大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则是在原王朝被北方蛮子压着打,处处设防,倚城而安,这才有万里长城。

    时过境迁,安西军是沿着先人的足迹从外向内进攻,这让宁夏守军的心理优势占了上风。可是,在现代军事条件下,那些低矮的土墙,根本不堪一击,这一点,张汉卿胸有成竹。

    前世自己曾经自费到西北一游,在残缺不堪的古长城下,是一截又一截颓壁残垣。那是因为满清入关后,满蒙一家,原本的塞外长城已经处在大清疆域的内里,失去了修缮的意义。两百年下来,其破落可知。

    就是所谓的要塞,在现代大炮的轰击下,又能称几合?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实力悬殊之下,只要战略战术上不出纰漏,所谓的勇气只能造就强者一方更大的辉煌。否则,世界军事装备的发展也不会一日千里、向现代科技方面转化了。

    为了此战,张汉卿可是备足了功课。西北地广人稀、道路状况极差,传统炮兵的行进要比步兵困难更大。为此,沈阳兵工厂率先生产出来的迫击炮,大都从后方运达安西军中。

    要知道,正史上的奉系在1920年即第一个以法规的形式把迫击炮编入军队,步、骑团都有一个迫击炮连(6门),开中国大规模使用迫击炮的先河。张汉卿时代,沈阳兵工厂的迫击炮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年产150门不是问题,只要给出时间,产量翻番也就在一念之间。

    所以安西军中各团都增设了一个迫击炮连,不过数量为9门制。

    为瓦解宁夏守军斗志,宣传“安西军”主张,张汉卿油印了数千份《告西北同胞书》,对马福祥集团大加抨击:“彼辈把持地盘,残暴不仁,用人行事,专尚四同:一要同姓,即马,非马不喜;二要同族,即回,非回不亲;三要同河,即河州,非河不同;四要同教,即回教(伊斯|兰教),非教不信。”声称“安西军”以“三皿煮义”的纲领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皿煮文明的新西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