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海军的三驾马车-《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3)页

    不同于海防军舰,它的装甲需要特别处理,这点东北工业能力做不到。内河军舰,没有特别强大的对手,像日本人的军舰虽然厉害,但它没有办法溯阿穆尔江往上,到庙街就走不动了。所以不需要有多少讲究,只要吨位够大、够快、能够装备一些稍强的火力即可。

    就像“利绥”号这样的浅水炮舰,标准排水量170吨,两座燃煤锅炉1300匹马力,最高航速13节,乘员45人,装备二门57mm炮,机枪三挺。论综合实力,它大致相当于或大于目前奉军一个陆军加强连的实力。这样的炮舰如果多造,相当于内河跑满了机动的一个个陆军连,对于安定东北腹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奉军也能腾出手来专心做陆军该做的事。

    奉系强硬夺权的压力开始发酵,吉黑江防舰队协同陆军封锁了全部东北中俄边境,张作霖一再表明不允许挑战他的权威的决心,让日本政|府大为吃惊,感觉踢到了钢板。

    而后在5月8日,美使向中国外交部质问日军在中东路满洲里检查旅客,在客观上表达了美国对此事件的关注。关东军司令立花小一郎觉得不能再相持下去了,他指示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荗做出让步,以平息此次事件。

    在张作霖的强烈要求下,日方保证维持旧有局面,撤出海拉尔与哈尔滨的驻兵,局势缓和。但是在日本固有之南满铁路沿线,日军持续增兵。但不管怎样,以张汉卿为首的人民党和东北政|府毕竟代表孱弱的中国发出了响亮的吼声,震动全国,也使国外观察家们再一次将焦点投放到年轻的少帅身上。

    继4月6日远东共和国成立,5月11日驻海参崴日军司令大井宣言,日对西伯利亚无领土野心,亦不袒助俄国任何党派,捷克军撤退后,须在远东设立一皿煮政|府,日军方能撤退。

    5月16日,远东共和国宣言要求苏俄红军停止东进(张汉卿判断引为苏俄政|府授意故意而为之,以尊重两国平等的姿态,不允许双方干涉内政。通过这种表示,来堵塞日本政|府可能还有的干涉想法,以获得远东共和国真正缓冲之作用),外国政|府勿援赤塔旧党(主要指日本政|府),撤退外国远征军(主要指日军),立即与协约国订立邦交(以群虎牵制独狼?)。

    张汉卿密切关注着这一进程,并通电欢迎远东共和国的成立,期待着远东局势稳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