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冬天里的一把火-《1979闲鱼人生》


    第(2/3)页

    搞农业市场,不比开酒楼做衣服那么简单,农业应该是实业里的实业,投入大,受益小,如果能成功一定会造福一方百姓。

    骆涛通过这几年对农村的了解,他内心深处也总有一个声音和他说,达则当要兼济天下。

    这都是对外冠冕堂皇的说辞,骆涛实则是想鱼和熊掌兼得,他也相信他能做到。

    至于这么强大的自信心来自哪里?谁都解释不清,只能归结于这是作为天选之子的福利。

    腊月二十六,王家兄弟才坐上回家的大巴车。

    这小半年他们兄弟俩非常能吃苦,加上学东西也快,万元户虽然没当上,但他们非常有信心明年一准能过一把万元户的瘾。

    有着骆涛的扶持,他们每天雷打不动起早贪黑的到秀水街摆摊,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虽然苦点累点,但收获也是客观。

    他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付出都挣了五六千块。

    这是一笔在农村能盖六间红砖大高瓦房的钱。

    汽车站的一角,“钱都放好了,……辛辛苦苦半年多别路上让佛爷摸了去。”骆涛这乌鸦嘴说话就是那么不让人爱听。

    民仁大感不吉利,连呸了三声,“放心好了,我们俩也不是吃干饭的,佛爷碰到我们兄弟俩,算他们走背字。”

    民义:“就是……”

    三人说了几句玩笑,“对了,过了年你们就把媳妇也带过来,这样……你们也能多点休息时间,少累一点。”

    民仁傻傻一笑,“再看看吧。跟你说俺俩这半年一点都不没有感觉累,……这可比我们在家种地强太多了。”

    这话倒是说的一点没错,种地要是挣钱,后面就没人愿意出来当农民工了。

    “那就好,这挣钱急不得,钱是挣不完……”骆涛说了几句大废话,一听就知道是个老阴阳师。

    从徐乐手里接过来一大包,“这是一些南方的土特产,你们拿回吃,……回去的时候替我向婶子问好,等有时间了,我再去看望她老人家。”

    他们兄弟俩推脱了几次,才在骆涛的严词下接受了。

    骆涛给他们准备的年货,都是一些北方不常见的吃食,还有外国的好东西。

    至于三转一响的票,早就给他们了,等回怀县在县城的百货商店就可以交钱提货。

    大白胖的汽车进站,清秀的售票员站在车门出就开始了她的精彩表演。

    “快了……京城到怀县……”

    她语速奇快,一点不让在公交车上那买票的大姐,这时耳朵要是不加倍速,你可能错失一个亿。

    寒冷的北风吹啸,打落了站台上不知何时飘落在上面的几片枯叶。

    汽车按响喇叭,‘叭叭叭’,起步后像一位年迈的老者,梗着头,缓慢行驶在新修的公路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人这时才真正的进入1987年。

    今年可是家里聚最齐的一年,也是较与往年人数最多的一年。

    舅舅苏平一家回京,徐乐这小子也结婚了。

    年长的金爷……额,依旧很潇洒。

    他可没老张头有喜欢去小酒馆的习惯。

    再加上老丈人和丈母娘,今年的年夜饭阵仗可不小。

    为了一大家子能一块聚餐,北房又进行了一次改造,为此骆少逸老两口也从住了十多年的右卧室搬到了左卧室。

    正房跟右卧室及厨房三者打通,厨房也进行了翻建把原来留出小天井也囊括其中,使厨房直接跟西厢房相接。

    厨房面积加大,内部自然要改造一下,多少现代化一点,别的不说先接上焦化的天然气,告别瓶瓶罐罐。

    在这里多说几句,86年京城基础建设多有建树,在四供(供暖、供水、供电、供气)上真的值得表扬。

    在道路硬化上也下了大功夫,旧的道路不仅进行了修缮,而且还在原基础上拓宽了。

    大北窑修了立交桥,菜市口也修了过街天桥,北海和景山公园也都修了过街地道。

    公交车线变多了,电话也变密了。

    高大巍峨的天安门的城楼也开放了,大红的横幅写着:京城欢迎您。

    污染环境的工厂关了不少,绿化植树造林也干了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