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文说出要买一万块钱粮食。 粮票的问题跟陈文没关系,他直接买溢价粮。 按最次的档次大米算,是两万斤。按最好的大米算,就是12500斤。 一两万斤的粮食采购,算是大订单了,但是人家粮站职工很牛气,一点也不惊喜,反而冷淡地告诉陈文:“我们这里没有这么多货,你如果真的要买这么多,把钱交了,我们从上面去调货。” 对于几个粮站职工的态度,陈文一点也不生气,更不会奇怪,因为行情就是这样。 1992年的国营粮站走的还是体制内的运作,粮站的卖粮业绩跟职工的工资奖金不挂钩,而且国营粮站处于垄断经营,根本没有民营的竞争对手,所以这个时候的粮食企业被老百姓叫做“粮老大”。 陈文小时候经常跟这些粮站打交道,他太有办法了,他笑着说道:“我买一万块的粮食,其中一半是用来当奖品,送人的。你们也有机会来领奖品!” 5千块的奖品!这个关键词立刻吸引了粮站的3个员工,他们连忙询问。 陈文就把老兵公益的事情说了。 陈文说:“寻找一个老兵,我悬赏100块钱的粮油。其中50块粮油奖励给提供准确线索的人,另外50块粮油送给被找到的老兵。” 一个胖胖的男职工问:“我们这里几个职工,可不可以也参加这个活动啊?” 陈文说:“当然可以啦!” 胖男职工立刻说:“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人,他肯定是抗战老兵,他是那边的人!我如果把他带过来,你就会给我50块钱粮油吗?” 陈文斩钉截铁:“你今天带过来,我今天就给你!” 胖男职工转身就要走,另一个矮个子阿姨级女职工拉住他:“不要慌啊,我觉得这个事情要跟站长汇报一下!” 陈文笑道:“应该的,向领导汇报,发动广大群众,大家一起来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第三个女职工是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她问道:“我如果要是找到不止一个你说的这种老兵,你是不是可以给我按人头算奖品啊?” 陈文说道:“我这里就是一万块的等额悬赏,一共100份奖品,先到先拿,多劳多得!” 矮个子阿姨说道:“这样好,打破大锅饭,多劳多得!” 陈文心里想乐,这个可爱的口号,好多年没听到了! 三个职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聚在一旁商量分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