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砸碎的石头,用人力轨道车,也被叫做手动轨道工程车,一车一车地运到托罗罗去。 这种轨道车,上面有压杆,两个人前后各站一人,一上一下压杆子,车就可以前进了,不需要机械动力。 枕木不需要华夏技术员自己来做,乌干达有当地人的木材厂,他们按照图纸,用设备加工。 陈文知道,等将来这边铁路再升级的时候,木头枕木将被全部替换掉。 其他技术员们,分组对各种设备进行养护,包括液压钳、千斤顶、轨道吊车、平整机等等。 范恩新的工作,主要是对临时雇来的当地人进行技术培训。 陈文算是了解到当地人的收入有多便宜了。 一个当地成年人的平均收入是每天3块钱华夏币。援建工地给的工资高于当地平均水平,达到了5块钱华夏币。 当然了,这是换算后的数字,范恩新发出去的工钱是乌干达当地货币。 低收入,不代表物价低。 工地种了菜,但没有饲养家禽,鸡蛋需要从当地人手里买。一只鸡蛋,合华夏币3毛钱。 这个价钱,放到当地人平均收入上,算是很高了。 …… 说到买东西,工地守备队总教官西蒙尼这些天可算是过了一把买东西的瘾。 小镇托罗罗只有一万多人口,市集上有少量武器,但品相不好,酒水也稀少。 在打了两天猎之后,西蒙尼把AK和一支雷明顿交给了其他技术员,他领着刘建雄和李伯养乘坐当地火车,向西跑了一趟首都坎帕拉。 又过了两天,三人回来了。 带回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箱子。 数量最多的箱子里面装了各种酒,整整一百箱。 啤酒、红酒、威士忌、伏特加、香槟酒,除了华夏的白酒黄酒没有,其他各类洋酒基本上凑齐了。 为了这些酒,西蒙尼花掉了两万美刀,得到了陈文的好评,却被陈老板的爸妈一顿埋怨。 除了酒,西蒙尼还买回了三支步枪和数量众多的各类子弹。 三支步枪是同款,HK公司生产的小口径半自动步枪,型号SL6,弹容量只有3发,使用的是5点56子弹,非常细的弹体。 西蒙尼向陈文解释:“坎帕拉的黑市有很多枪支,但是大多数是垃圾的苏造AK,还有不少二战留下来的各国枪。我找了很久,这三支枪性能算是好的。” 另外,西蒙尼买回了五支手枪,包括两支托卡列夫手枪和三支格/洛/克公司生产的早期手枪,型号是GLOCK-17,使用的弹药是北约通用型号的9毫米子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