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小百花越剧团-《重生之我的1992》


    第(2/3)页

    何小晴不是小百花的人。

    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

    何小晴于1978年考入浙省昆剧团,1983年她参与拍摄第一部电影,影视出道时间早于小百花诞生。

    陈晓艺问陈文:“要不要姐姐帮你把何小晴弄到手?”

    陈文摇摇头:“算了,暂时不要打她的主意,中午刚吃了她男朋友包的饺子,不忍心对这个女人下手。一两年以后再说。”

    陈晓艺还说,她会想办法去联络其她人,有好消息了就立刻call陈文。

    第二份名单就是电视剧《红楼梦》剧组演员。

    这帮子人的情况,跟小百花女演员们完全不一样。

    1985到86年剧组在全国海选演员,网罗了一大批的精英美女。女孩们的来历非常繁杂,有的人以前是昆剧、黄梅戏、越剧等剧团的,有的人从未有过传统戏的经验,全凭气质符合小说人物。

    拍完戏,剧组解散,但演员们没有散,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

    陈晓艺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第一类是嫁入权贵,走上了管理岗位,代表者是贾探春的扮演者东方文樱。电视剧播出当年,她就被一个世家子弟给追到手了,如今贾探春在央妈的电视剧中心的生产部门做编导。

    说得直白点,全国各电视台的电视剧节目制作,就归这女人管。比如,陈文投资的《我爱我家》,就是东方文樱管着。

    第二类是嫁给富商,或者被富商包起来的,这类女演员的数量相当多,陈晓艺一口气举了七八个例子。

    第三类是继续活跃在影视圈的人。这些人如今接的戏,全都不是主角,就连第一男配和第一女配也捞不着,都在跑龙套。

    第四类最有意思,这帮人几乎全是《红楼梦》的主要角色,电视剧播出之后他们大红大紫,但几乎不拍戏了。

    陈晓艺说:“这些人啊,入戏太深,活在戏里出不来,几年过来了,还以为自己是真的林黛玉!”

    这四类人的地理分布,陈晓艺也从何小晴嘴里套出来了。

    第一类人,基本上都在帝都各个与影视有关的公家部门。

    第二类人,港岛和粤省有几个,江浙沪有几个。

    第三类人,全国各地各个剧组经常能预见,龙套嘛。

    第四类人,太有趣了,几乎全都聚在改革开放的前哨站深城,比如三大主角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今年今月今日,就在深城呆着。

    陈晓艺告诉陈文:“第一和第二类,你根本没机会去碰,不想死你就老老实实享受你的日子。第三类,我说实话,他们不怎么样,岁数很大,男演员居多。我觉得你最有戏的,最值得玩的,是第四类。林黛玉耶,薛宝钗耶,嗯,想不想啊,心动了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