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以说,这是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因为朱翊镠第二次对峙了。 第一次是在朱翊镠秘密离京时,那次对峙以李太后胜利而告终,毕竟李太后还没有完全放权给万历皇帝。 这是第二次对峙,明着是两人争李得时,但暗着是为了朱翊镠。 第二次对峙的方式也十分特别。李太后与万历皇帝都没有出面,而是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代表人物。 从张宏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万历皇帝这次表现异常的强势,哪怕是李太后要人,他也不答应。 李太后当然也不会让啊!朱翊镠为此还特意写过一封信呢,万一李得时被带走定罪打入监牢怎么办? 本来,李太后能派出的最高规格当然是冯保。 倘若冯保来,肯定能稳压张宏一头的。但李太后几经考虑,并没有让冯保来。冯保与李得时太熟了,无偿捐献得时学院一百万两银呢。而且这中间还牵涉到朱翊镠。 让冯保来带走李得时,会将冯保再次推到万历皇帝的对立面,这是李太后不希望看到的。原本她就觉得,冯保与大儿万历皇帝之间已经产生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可惜,付大海虽然有她撑腰,毕竟职位在那儿摆着,比起大公公张宏不知要差多少截呢。 所以,想要在第一时间带走李得时并不顺利——张宏不让。 倒不是说张宏不怕李太后。 是因为,第一,张宏奉了万历皇帝的圣旨,他不敢抗旨不遵; 第二,与张宏耿直的性子有关。张宏的性子与中规中矩的陈炬差不多,都是那种对事不对人的路子; 第三,本心而论,张宏认为李得时回京复命的对象应该是已亲政的万历皇帝,而不是已还政的李太后。既然已还政,那就成为妥妥的后宫中人了,是没有权力干预朝政的。 在张宏看来,付大海若非借着李太后之威,与他争执的资格都没有。 确实。 尽管有李太后撑腰,可在大公公张宏面前,付大海还是底气不足。 只是领了李太后的懿旨,他不敢不从,硬着头皮也得往前冲。 可两位公公这样僵持下来,让李太后和万历都已经等不及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