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朕不信-《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2/3)页

    于是也不再多问了,倒不是不认可王家屏的处事方式,而是清楚官儿大有官儿大的顾忌,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又不是后世的人才喜欢。

    一念及此,朱翊镠只好吩咐道:“王先生,那让驸马明日进宫一趟。”

    “好!”

    待王家屏退下,陈炬谨慎地问:“万岁爷是担心宛平县的改革吗?”

    “怎么可能不担心呢?”朱翊镠感慨地道,“超越了好几百年啊!”

    “万岁爷,什么超越了好几百年?”陈炬一脸的不解。

    “你不懂。”朱翊镠摇了摇头,“土地改革说起来好像只需将田地清丈出来然后按人丁平均分配下去,但其实涉及到很多问题,然而朕却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反馈,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你说担心不担心?”

    “万岁爷在宛平县下了那么大的工夫派了那么多的人力,兴许真的像王先生所说没有什么大事儿呢。”陈炬抱着几分乐观的心态抚慰道。

    “朕不信。”朱翊镠还是摇了摇头。

    “可万岁爷日理万机,总不能事事躬亲吧?”陈炬又无奈地提醒。

    “远的地方朕是无暇顾及,但宛平县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况且又是第一个试点单位,朕当然希望完美收关,然后以此为蓝本,推之全国。”

    “万岁爷,不是奴婢说丧气话。”陈炬接道,“即便宛平县一丝差错没有,全部按照万岁爷的计划完美收关,然后以此为蓝本推之全国,奴婢猜想,肯定也不会那么顺利,任何改革一旦到了下面都是要打折扣的。”

    朱翊镠轻轻“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这是历朝历代的通病,或者干脆说是官场上的通病。

    落实最难了。

    但其实“落实”也不仅仅只是官场,而是全人类永恒的难题。

    这也是张居正为什么推行考成法的原因。考成法要解决的就是落实,逼人做事,逼人拿成绩说话。

    考成法固然有其弊端,但积极意义显然更值得推崇。

    ……

    ……

    次日一早,严永凡便进宫来了。

    没有外人,见了朱翊镠他还是一如既往的随便,开口便是“小舅子。”

    朱翊镠从来也不介意。

    “小舅子急着召我进京,不知有何指教?”

    “交给你的任务可以漂亮完成吧?”

    “放心,小舅子只管准备好一个县令给我做吧。”

    严永凡眉飞色舞信心十足。

    “宛平县分田地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难题?”朱翊镠接着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