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李时珍终于抵京-《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3/3)页

    “惩罚你们能挽回来九条人命吗?朕倒是听说了,你当时还挺神勇,可遇事多动点脑子,好不好?”

    忽然,朱翊镠拔高音量,怒指张大寿:“尤其是你,自以为是的家伙。”

    “万岁爷饶命!万岁爷饶命啊!”吓得张大寿冷汗直冒,不住磕头求饶。

    “朕派你们出去,是相信你们,希望你们出色地完成任务,可你们麻痹大意将朕的话当作耳边风。倘若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那朕留着你们何用?”

    张大寿头伏于地。

    顾青云跪得笔直。

    面对朱翊镠的批评时,两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

    “回去好好反思,到底错在哪儿,没有朕的旨意,就不要来当值了。”

    朱翊镠恼怒地一摆手。

    张大寿战战兢兢而退,感觉大厄临头一般,身子早已经湿透了。

    顾青云躬身而退,暗自叹息。

    虽然朱翊镠并没有明确说要解除他们的职务,但这也与革职无异。

    他们两个本以为还会受到多少一些褒奖呢,怎么说也将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手稿带回来了吧?可没想到朱翊镠竟是如此严厉,将他们狗血淋头一顿臭骂不说,还停了他们的职。

    “万岁爷,奴婢以为,顾青云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待张大寿与顾青云离开后,冯保谨慎地说道。

    “朕心里有数。”朱翊镠微微点头。

    “张大寿当初是张鲸举荐上来的,奴婢看他与张鲸的性子很有几分相似。”

    “伴伴的意思是也让他去种地吗?”朱翊镠敏锐地抓住信息。

    “万岁爷,奴婢就怕他不如张鲸那么沉得住气又静得下来心。”

    “哎,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朱翊镠倒也没有急着作出决定,但其实在张大寿尚未回京前他就想过,奖赏他们两个肯定是不可能的。

    虽然归德府的那宗案子是因为那帮胆大包天目无法纪的大恶人所致,可与张大寿、顾青云的大意不无关系。倘若当时谨慎一点或许就能避免。

    这也是为什么朱翊镠责骂他们两个的原因。但还是认为主因在张大寿,毕竟张大寿职位高由他负责。

    尽管朱翊镠也反复交代途中要听胡诚的,然而胡诚毕竟只是一名太医,职位与张大寿相差甚远。

    至于顾青云一名锦衣卫百户长,途中多半没有发言权。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