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涉及到下一次的行动,倘若这次亏大发了,那下次就得掂量掂量,说明这个方式或许还有待改进。 倘若不赔,甚至大挣,那就好说。 反正收支必须考虑。 虽然大明的底子号称雄厚无比,可还是那句话,钱根本不在国家手里,所以挣钱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然而,问到这个关键的问题时,张简修脸色一下子变了。 其实,在辽东时,朱翊镠就隐隐预感到了,或许不太乐观,因为邓子龙几乎没有提贸易的事儿。 如果挣钱,估计邓子龙早说了,当时就是报喜不报忧嘛。 果然不出所料。 只见张简修支支吾吾,与刚才的自信判若两人,回道:“陛下,贸易没挣到钱,不过换回来一些洋货,也不知是否能将花掉的钱挣回来?” 看了朱翊镠一眼,接着说道:“还有买西方国家的兵器花了很大一笔钱,这笔钱是臣与邓将军几个一致同意必须得花,买回来要好好研究,为何西方国家的兵器比我们还先进?” 朱翊镠微微一笑,慢悠悠地道:“你们觉得值得就好,朕不追究这个钱怎么花出去,反正预算都给你们了,朕只关心花出去的钱以何种方式挣回来。难道我们就没有比他们西方国家更先进的东西吗?朕看多得是吧?” “瓷器、丝绸、茶叶等受欢迎,可挣的钱还是抵不过购买他们的兵器。” 说到贸易挣钱时,张简修没有了底气,看来弄枪舞棒才是他的强项,这方面确实不及他弟弟张静修。 “亏了多少?”朱翊镠慢悠悠地接着问道。 “钱几乎花完了,只换回一些实实在在的洋货,目前亏多少还不好说,毕竟除了兵器,洋货都库存着没卖。”张简修小心翼翼地回答。 “预估一下能变现挣回来吗?又或是能引导一些新的风尚也行。” “东西方有别,臣还是不敢评估。” “那好,这事儿廷议上再说。”见张简修一副好纠结的样子,朱翊镠也就不再追问了。确实,挣钱固然很重要,可也不能眼睛只盯着能否挣钱。 有些先进的理念要比钱重要多了。 比如:向西方学习的观念。 当然,也不是一味地学习,而是学习人家先进的东西,像文艺复兴啊,开辟新航路啊,资本积累啊等等。 这些方面要多向西方学习。他们比起古老的东方,确实走在前头。 “这次出使他国,你们带回外国使团没有?”朱翊镠又转向另一话题。 “陛下,带回来了,不过是以传教士为主。”张简修回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