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4章 君臣同心-《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3/3)页

    “好,臣明白。”

    “既然吴尚书来了,朕干脆将另一件事也与你说了,就是要积极准备与小日本一战,朕预感他们不会就此罢休,肯定还会找朝鲜麻烦,届时大明还要出兵增援。”

    “陛下是想动用京师的兵力吗?”吴兑忙问。

    “朕想应该不用,如今东北军区的兵力大约有十六万,但京师这边也要时刻准备着。”

    “臣明白。那陛下刚才提及收复征讨的事,兵力如何调度?”

    “朕也会给努尔哈赤与三娘子一些精兵,但多半还是要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领导起来恐怕有些费劲。”

    “这个倒是阻无碍,朕是想主要靠震慑,而不是随意掀起征战,只是对付那些不服从不配合的部落,就像哈达部与科尔沁部,多数肯定还是愿意配合。”

    “嗯。”

    “收复之后,还是以自治为主,朝廷会适当给他们补助与政策倾斜。”朱翊镠忽然笑了笑说,“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这是只挣不赔的好事儿嘛。”

    “这些年来,大明对边疆各区域的控制力的确在不断削弱,乃至许多区域已经失去控制,所幸陛下由此决心重新收复,当然重点是有能力收复。”

    “朕只是不想将这个头疼的问题留给后代子孙,如果说朕真有这个能力,那就多干一点实事吧,迟早需要解决,后世自然也就省心一点了。”

    “臣在有生之年,一定竭尽全力辅助陛下,争取早日实现这个目标,就不知臣还能活几年,感觉身体越来越差。”吴兑忽然悲伤春秋地感慨道。

    朱翊镠笑了笑:“杨老七十多岁还很健旺,吴尚书与他比,还很年轻呢。”

    吴兑也笑了,拉家常似的说道:“有几个人的身体素质能与杨老相比?”

    他们口中的“杨老”指吏部尚书杨巍。

    如果没记错的话,朱翊镠记得杨巍还要活十几年,有九十多岁的寿命。

    在这个年代,绝对堪称长寿。

    而吴兑年纪虽然也不小,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比杨巍小了九岁。

    吴兑与张居正同年。

    若与身体早已经出了状况的张居正比,年纪确实不小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