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借刀杀人-《抗日之幽灵》


    第(2/3)页

    帝国主义狗咬狗,在战场上用日本人的命去削弱美国人的力量,无疑是渴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卫平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不过日军即使此刻正在加紧扩军备战,却仍然需要旷日持久的准备。

    毕竟扩军备战可不仅仅是生产装备而已,一支军队想要真正发挥装备的战斗力,还要培训高素质人员,将武器装备融入作战体系,以及对后勤保养的不间断编制和维护,才能真正的长时间有效的发挥战力。

    师从于德国陆军的日本陆军自然清楚这一点,况且日本身为一个二流列强,家底子本身就十分浅薄,陆军作战联队里丢失一门火炮之类的重武器,部队主官就会受到严重的谴责,自然不可能糟践花费重金采购和生产的武器装备了。

    而卫平扩军备战与日军之间的时间差,便是大动干戈最好的时机。

    三个月的时间再一次过去,到了1941年的12月底,年底即将到来,而大力推进的十个集团军已经组建完毕了。

    与旧华夏的军阀武装招兵主要靠抓壮丁相比,卫平的招兵则显得异常顺利和轻松,在抗日救国的爱国热情鼓舞之下,在一场场大胜推动的信心之下,在日本人残暴的统治和屠杀的刺激之下,怀揣着杀敌报国的青年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几十万热血青年蜂拥而至一般的冲向征兵处,甚至都快把征兵处的门槛都给踏平了。

    在通过体检和政审之后,这些青年们成了一名名积极昂扬的战士,他们走进深山中的训练营,穿上了迷彩服,戴上了钢盔,扛起了钢枪,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承受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磨砺,为走上战场进行不容放松的训练再训练。

    两个月短暂的新兵营训练生涯之后,新兵们纷纷进入一线野战部队之中。

    不过此刻,这些青年们仍然只是新兵而已,而与他们一同生活和战斗的则是卫平手中几十万解放了山东的老兵。

    这些老兵们具备足够的作战经验,可以在日后的战斗中以老带新,迅速的形成战斗力,有了老兵作为主心骨,新兵们上了战场就不会乱,就不会脑门一热穷追猛打,就不会遇到挫折就风声鹤唳狂撤不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