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人才-《抗日之幽灵》


    第(3/3)页

    在超过170个工业项目的明细之下,数以万计的机床和设备正在全面铺开,大规模建设的铁路正如骨架一般形成一个工业巨人,各种化学、机械、制造、修理厂正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崛起,项目涵盖汽车、飞机、船只以及各种军事武器的制造,涉及钢铁、铜矿、铝材等各种金属资源的提炼,规模极为宏大。

    而在这宏大的工业化浪潮之下,却始终有一个问题在掣肘。

    各种机器设备倒是不用担心,毕竟有卫平去不断的置换。

    财政支持也完全不需要操劳,第一是背靠山东招远金矿,第二是美国人提供的五亿美元信用背书,第三是最主要的——天刃公司和地盾公司此刻正在满世界的赚钱,军火生意来钱实在是太快了,利润率高的简直吓人。

    唯一的一个问题,是人才缺口。

    是的,人才。

    在延安提供的民政干部之下,卫平已经在解放区展开了六年制义务教育,甚至还建设了六所不同类型方向的大学,配合北陵军校的扩散,也算是培养了不少人才。

    但是想要看到教育产生质变一般的效果,那可是需要漫长时间的,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投入才能见到成效。

    况且现在是战争年代,大部分培养出来的人才,来不及走到生产岗位上就要立刻投入到军队,从而提升军队的现代化作战能力。

    所以,军队和工业同时需要人才供应,人才就变得很紧张了。

    而沈阳兵工厂的这三万名经验娴熟的工人,就成了能解燃眉之急的良药。

    (三更,求银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