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朝堂出现另一种声音-《隐龙惊唐》


    第(3/3)页

    但此时,苏定方显然已经不需要朝廷帮助。

    经过三个月的征兵,苏定方在高句丽募集的“归义军”已经到达了三十万人。

    其中五万人是李沐在攻平壤前鸭绿江边,将渊盖苏文降兵改编成的“归义军”。

    还有十万人是高句丽亡国之后,从各地降兵遴选出来的。

    再有十五万人,是苏定方临时从高句丽百姓中征召的。

    经过两个月的简单训练,已经迫不及待的苏定方,便率领一万大唐铁骑和三十万归义军,踏上了北向复仇之路。

    他将剩下的九万唐军分别囤于辽东城、新城、扶余城。

    用意无非是保存实力,减少唐军伤亡。

    在苏定方心里,已经经受不起同袍再一次的惨痛损失。

    而反过来说,苏定方认为,高句丽士兵虽然战争力不如唐军,但他们更适合在寒冻的北方作战。

    这一点,在这一年多的连续作战中,已经显现的很清楚。

    李沐率神机卫突袭木底城,强行军之后非战斗减员高达近两成。

    这还是神机卫已经装备了棉衣棉裤的情况下,产生的非战斗减员。

    这很说明江南兵,非常不适合在北方作战。

    所谓兵强强一个,将熊熊一窝。

    对苏定方来说,这世间没有弱兵,只有孬将。

    有一个称职的将领,就不怕练不出一支强大的精兵来。

    战争暂停的三个月里,对于象唐这样的大国来说,可以做很多的战争准备。

    可对于象靺鞨、室韦这样的半原始部落而言,确实做不了什么。

    他们甚至无法准备更多的食物,因为北方的这三个月,甚至连猎物都很难找见。

    战争就在这种实力很不对称的情况下骤然开始了。

    可以想象,靺鞨、室韦所处的景况是何等得不堪。

    其实在苏定方拉起三十万“归义军”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胜利无非就是时间早晚和唐军损失多少的区别罢了。

    正因为如此,大唐朝堂中,开始出现了另一种声音。hf();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