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怎么还不收我为徒?-《大顺小吏》
第(2/3)页
敬一亭祭酒书房里,看着桌子上岑国璋的试卷,王云不停地摇头,提起笔来,想写几句,可是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在旁边帮忙的杨谨看到老师这个模样,连忙问道:“老师,怎么了?”
王云放下笔来,好笑又好气地说道:“此子奸猾似鬼!”
杨谨好奇地接过卷子,匆匆一看,并不觉得怎么样。
“老师,岑益之这篇文章,做得中规中矩,破题、承题,勉强点题;起讲、入题,还算规矩;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写得有些凑合,排比对偶的文字,有点东拼西凑的意思。”
王云没做声,起身找了几份卷子出来,递了过来。
杨谨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
几份卷子几乎格式都一样,就像一个大框,分成八个小格,然后根据不同的题目往里面填不同的文字。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些文章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嗯,圣人的话说得很对,对在哪里?就是那里这里,总之就是很对!我们要好好学习圣人的话,以它为准则,奉为圭臬!谁也不准反对,谁反对我们就要鄙视他!打倒他,再踏上一只脚!
几份卷子一对比,你看到就是大同小异,就是套话来回地说。可你偏偏不能说他说得不对,写得差。可你要是说他写得对,就太昧着良心,因为这卷子里,一句有营养的话都没有!
可是笑着笑着,杨谨笑不出来,反倒觉得有些后怕。
他骇然地对王云说道:“老师,我怎么觉得这岑益之把科举制文的要害给悟透了。”
“你明白就好!这个臭小子,如此聪慧,稍微肯花点心思在科举上,把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再按照他这套路,不要说一甲,保底也是一个三甲同进士。”
杨谨回味了一下,也摇头叹息道:“是啊。”
如此有套路的文章,再把文字词句提炼好,文笔用好些,哪个考官敢不录取?就算是好剑走偏锋的主考官,他也只敢把名次往下压一压,万不敢说这文章做得差。
政治正确摆在那里,又写得如此通透,谁也不敢冒大不韪去汰黜它。
两人正感叹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吵闹声,而且越来越喧杂。
王云眉毛一竖,呵斥道:“太学重地,何人在此喧哗!去看看!”
外面的书吏连忙应道,两条腿跑飞起来,都打到屁股蛋子上,一溜烟就消失在古树阴影中。
过了一会他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禀告道:“启禀老大人,诚心堂两位监生吵了起来,一位说他的钱包丢了,怀疑被坐在旁边的那位给摸走了。另一边死活不承认,说是被冤枉了。两人在那里争执,各有一群好友相帮,结果争吵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