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下来,请欣赏相声《对春联》,表演者:胡炎、孙悦,掌声有请!” 主持人的声音依然好听,人也依然好看,奈何观众的兴致被头一场压得太低,一时半会儿根本提不起太大的兴致。 胡炎不管,一拍孙悦的肩膀,俩人相跟着上台。 孙悦的动静倒是跟往常一样,步伐很稳,其实他不稳也不可能。 胡炎则左手撩前襟,脚下四方步,右手真就握着那根钩杆子,自自然然的跟在后面。 整个造型太奇怪了,有点像哪吒闹海里,从东海东宫跑出来的,那些手里拿着叉子的虾兵蟹将。 学手艺,不只是学段子,也学表演的技巧,舞台的经验。 甚至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说,在以前,徒弟出师了,打算往北边去卖艺。 那临出门前,师父就会把往北的那条路上,哪些地方繁华,每个地方有什么忌讳、讲究,提前跟徒弟交待好。 既让徒弟出门后,容易赚到钱吃饭,也不会因为犯忌讳被当地人打。 此刻胡炎的架势,或者说是表演技巧,郭德刚和于慊可是连听都没听说过。 心中疑惑,眼睛自然紧紧的盯在小师叔身上,好瞧瞧他到底玩得是哪路花样。 后台的其他演员,原本没太在意,此刻一瞧,眼睛都直了。 郭德刚和于慊都闹不明白,他们脑子里就更加迷糊了。 小师爷这是要干嘛? 拿家伙什上台去给孟贺堂和烧饼报仇吗? 好奇、惊讶,同样开始关注。 当然,迷糊的不只上演员,还有全场的观众。 听名字,俩个演员都不认识,没跑了,小角儿。 只是率先亮相的孙悦,因为体形太胖,还是收获了一波关注。 可等他们将目光转向后面的胡炎时,当即傻眼。 “妈呀,这人手拿的是什么玩意儿?” “瞧这架势,上台打架来啦?” “该不会是咱刚才冷了演员的场,他这是要揍我们呢?” 于传统艺术这一大类,可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有津城的老少爷们更懂门道的。 但是,确实看不明白。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三。 很快,全场观众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胡炎手中的钩杆子上。 全场的一切动静,胡炎自然尽收眼底,心中直接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