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收集尸虫-《法证专家》


    第(2/3)页

    “嗯,对,我的体重是130kg,因为我想试验下,我从这里跳下去如果可行,那么凶手也应该可以,并且他的体重应该和我相差无几,甚至是比我还要轻,那么这也算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了。”

    “不行。”师父接就把我的提议给拒绝了。

    “为什么?”

    “很简单,第一,能够从这里跳下去而完好无事,并不代表从下面上来同样可行,还有你能从这里下去完全说明不了任何事情,为什么一定会是凶手?”师父一连串的提问让我瞬间蒙住了。

    “其次,我们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凶手的作案方式。你告诉我,窗上的小孔有什么意义?你的判断太武断,如果你这次案件还原受了伤,谁来负这个责?真是太鲁莽了!”师父一本正经地说道。

    “阿天,你刚从警校出来,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比如,要证明你推测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去水管上收集是否有凶手留下的痕迹。如果有,再做这种奇怪的实验也没问题。要是没有,你考虑过没有?最后一点,空调箱上不能够支撑你的重量,特别是这种老房子,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那现在……”我被师父这么一顿说,倒是明悟了不少。

    “你还是老实地收集虫子吧,现在你把窗户开这么大,虫子全都跑了。”师父说完转身就离开了,回到房间里细细检查起来。

    我则打开随身携带的箱子,拿出好些个透明的瓶子,就来到了尸体的面前。我第一次进来时,就已经发现墙角出现的大量蛹壳及死蛹,这些都是宝贵的证据。但我首先没有收集墙角的蛹壳,而是来到了尸体的面前,尸体身上现在还有大量的昆虫活动,这些是不可控因素,所以要早早地处理才行。正如师父起初所分析的一样,尸体头面部已经部分白骨化,还附有黑色腐败组织及少量散在白色霉斑,少量的蛹壳等附着在上面;颈、胸、腹及其四肢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部分缺失,有大量皮囊幼虫排泄物及蛹壳附着。

    我耐心地一一收集起来。不过,让我异常头大的是由于死者死亡时间太过久远,各个阶段都可能有新的嗜尸性昆虫类加入繁殖,还有互相捕食和竞争的可能,都会影响到昆虫的生长周期和生存量,进而影响到对尸体真正死亡时间的判断。

    但很不幸的是,我在收集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不下四种类型的昆虫,现在没有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也很难分辨出到底有什么种类。虽然说学法医昆虫学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肉眼识别昆虫种类,但这种水平也就只有法医昆虫学界大咖我的师父白宇飞能办到。

    在这些虫中,成虫是最好鉴别的一种,基本的种类也都还是比较好区分。比如阿丽蝇中的巨尾阿丽蝇,成虫的特征,中胸盾沟前的中央有三条暗黑纵条;腹部具薄粉被,并且有变色斑和细中条;后腹部特别膨大;雄肛尾叶细长而且弯曲,左右互相并拢。

    还有很多很好鉴别的类型,我也清楚成虫鉴别起来相对轻松,只要对法医昆虫学有造诣的人,就能轻易识别一些常见的昆虫。不过,昆虫的成长周期分有幼虫和蛹期,一般都是乳白色的蛆虫,可蛆虫也分为1龄幼虫、2龄幼虫和3龄幼虫,分别有不同的特征,蛹期也分前期和后期,同一类型的昆虫也都会有相应的变化,更别说不同类型的了。

    还有好多类型的幼虫或者蛹期与其他类型的昆虫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认错。所以,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利用仪器观察,分析得越具体,那么虫子的类型也就越精确。利用那种类型昆虫的生长周期和生长到现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反推回去,就能够推测出死者死亡的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