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六千万-《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是啊,我们民营企业终于有了贷款的组织!这也再次证明国家开始把民营企业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未同样很激动,从西方大财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银行是大财团最核心的一部分,国内由于情况比较特殊,民营企业想要独立创办银行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入股一家银行,而这样的机会同样很稀有,如果不把握住这次机会,将来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另一家银行成立,或许要等到日后城市银行、村镇银行大行其道的时候去了,但那些银行的影响力远不能同民生银行相比。
“你打算入多少?还有这个百分之三的限制似乎跟人行下发的规定不符啊?”刘永好问道,去年人行下发了《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里面规定,单一股东最大持股数不得超过百分之十,而这次的募股书上却写着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刘永好肯定不满足三个点的股份。
李未也同样如此,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担心,“不用着急,将来民生银行是要上市的,上市后肯定会规范许多,到时候咱们再继续吸纳股份就是了!”募股书上还写了工商联有百分之三十的表决权,这一条同样会在上市后取消。
原历史中,刘永好就是通过多次操作掌握了更多的股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民生银行的一些股东受经济危机影响出现了资金链困境,而现金流一向很好的刘永好立刻展开收购,他先用1.3067元一股的价格从宁波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手里买到了7500万股,坐上了民生银行第一股东的宝座。
1999年,哈尔滨亚麻厂将所持有的9000万股民生银行股票进行拍卖转让,每股起拍价1.2元,很多人都认为贵了,刘永好却算了一笔账,现在工商银行坏账很多都已经资不抵债了,但是工商银行要是愿意出售的话,花旗银行等外国银行肯定愿意出天价购买,因为中国金融机构的门票是无价的,所以他最后用1.267元的价格拍下了这9000万股。
2000年,他又以1.82元每股的价格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开发公司手里拿到了2000万股股票,这时候他手上的股票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的单一股最大持股数的限制,好在他兄弟多,给刘永行的南方希望转移了一部分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刘永好把自己的股份控制住9.9997%,加上南方希望的4.7%,希望集团的2.37%,希望系合计持股17.05%,是民生银行内部毫无争议的第一大派。
既然刘永好可以这么做,李未自然也可以,兄弟少不要紧,多拉拢几个伙伴就可以了,李未觉得拉上刘家兄弟,把希望系改成惠农系就不错,然后他说起了自己计划的入股份额,“募股书上虽然说要募集六十亿的股份,但是根据我对这些股东的了解,大家恐怕凑不出这么多钱来,能有三分之一就不错了!所以我先入个六千万吧,差不多刚好百分之三,要是募集到的股份超过二十亿,那我继续追加就对了,反正这上面也没说只能汇一次款!”
“这个规定对你是最不利的!”刘永好摇摇头,他的新希望都能轻松抽出这笔钱来,更何况规模比新希望大了许多倍的惠农?他跟李未都是有多余的钱却碍于百分之三的规定没办法多入股啊!
“等上市之后再操作吧!哦,对了,我们可以提前商量下,到时候要是有机会收购其它企业的股份,我们先协商,这次你先去买,下次我来,免得因为争点股份伤感情,也免得浪费钱!”李未先和刘永好立了个约定。
“没问题,到时候有消息也可以互相通报下,董事会内部我们也尽量一个声音说话!”刘永好爽快地答应下来,在民生银行这么多发起人里面,他还是和李未的关系最好,双方又都是从事农业生意的,大多时候的利益都是一致的,而且李未的实力比他强很多,达成这样的默契对他更有利。
原历史中民生银行有三大股东:刘家兄弟的希望系、张宏伟的东方系、卢志强的泛海系,其余冯仑、史玉柱等股东要么靠近其中一系,要么打打酱油;现在的话,李未再加上刘家兄弟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能拿下的股份估计就冲着三分之一去了,绝对是民生银行内部的第一座大山头。
“来之前我让公司财务算了算,新希望账上大概能腾出三千万资金来,老希望也能抽出两千多万,两边加到一起大概是个五千万多一点儿!”刘永好也已经把资金准备好了,三千万是他一个人出的,老希望那两千多万,也是他投资最多,占了一半儿有余,剩下的刘永行出的多一点,刘永言和陈育新比较保守,觉得入股银行有些冒险,暂时出的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