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化公为私-《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3/3)页
其中还可以夹杂一些手段,比如估低企业的价值等等,以便于管理层能够用最低的代价拿下企业,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方法在今后几年会大行其道,许多工厂企业就这样从国有变成了民营,也让一大批人实现了阶层跃迁。
现如今,好多工厂企业的管理层和普通工人家的孩子还在一个学校读书,平时的吃穿花销虽然有区别,但还不太明显;而等完成了化公为私之后,那就是天壤之别了,你爹下了岗,他爹成了老板,你花一辈子的时间都未必能追得上他。
但是管理层收购放到现在还有些过于大胆了,王兴光暂时不敢用,于是他拿出了另一套方案,那就是员工持股,之前椰树已经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但员工持有的股份只占总股份的一小部分,大头依旧在国家手里,所以王兴光就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回购国有股份,让椰树变成百分百员工持股的企业,然后他则可以通过控制员工持股会来达到掌控椰树的目的。
这样的话动静比管理层收购要小一些,明面上来看椰树还是属于全体员工而不是他个人,但实际上并不影响他对企业的控制,这套方法鲁冠球之前将万向从集体企业变成民营企业的时候用过,任正非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控制了华为。
“企业生死存亡靠决策,工厂兴衰成败在管理,可如果不解决产权的问题,管理层就一日不得安心,谁也不知道自己干好了会不会被别人摘果子,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尽心尽力地为企业付出呢?要是改成全体职工持股就好了,这种体制可以让员工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共存亡,解决了公家亏损心不痛的体制弊端,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维护了管理层的稳定性!但是上级就是不批啊!”王光兴忧心忡忡地说道。
呵呵,照我看最想摘果子的就是你了吧?李未脸上故作同情,心里却不以为然,王兴光说的问题是不是存在?肯定存在,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显然不是,他在诸多办法中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
“现在han省管的一百多家企业大多数都在亏损,有些距离资不抵债破产已经不远了!只有我们椰树还有其他几家进行了职工持股试点的企业依旧还能盈利,这说明员工持股的办法是有效的!上级为什么就不批呢?”王光兴很不甘心,只要闯过这一关椰树就能变成他的,奈何这最后一层窗户纸太难捅破了。
“上级也有上级的顾虑,改革固然要漫步前行,可有时候也怕步子太大扯着蛋,椰树能从罐头厂变成椰树集团已经是进步了,总比过去好得多;或许再过几年,政策又有松动,到那时候再开展员工百分百持股也不迟!”李未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同时猜测着王光兴的目的,他来找自己肯定不是为了单纯滴吐槽。
“话是这么说,可您也知道,商场竞争旦夕百变,有时候一天就能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这两年饮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两可乐家大业大,健力宝、盼盼、汇源来势汹汹,我们椰树也是在勉力支持,如果不早点把事情定下来,我担心椰树坚持不下去啊!”王光兴眉头紧皱。
或许感觉铺垫地差不多了,王光兴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李董,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光靠我们椰树自己来推动改制已经不太可能了,比如引入强力外援才行,所以我想请李董入股椰树,我们来共同完成椰树的改制工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