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二十年又过关中-《一世骁雄》


    第(3/3)页

    尤其是未来妻子。

    这要是打不过未来媳妇儿,怎么好意思...

    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所以傅津川练起武来,也颇有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意思。

    从六岁习武开始,每日打熬身体。

    八岁开始练刀,每日挥刀千次从不间断。

    十二岁开始练枪,端着大杆子站枪桩一站就是一个时辰。

    如今十六岁,等闲二三十个军汉也近不得身。

    就冲这个毅力,黄振弓也认定即便天赋略输,但未来武道成就,应该也不会比那位公主殿下低了。

    勤能补拙。

    何况本来就是璞玉,只是看起来像顽石罢了。

    大军一路从上京出发,入关中,在西京停留了几日,又征召了三千戍卒,以补充沙洲兵败战损的军额。

    “却不知道这些后生几人能够回来啊。”

    一个老卒看着在村口集合的乡中晚辈念叨着。

    “你说这些作甚?咱们关中健儿骁勇善战,你就不能盼着后生们跟咱们当年一样打个大胜仗回来?”

    另一老卒出演喝骂道,非常不满老伙计这种丧气的言论。

    “光是后生们勇猛有什么用?这能不能打胜仗不还得看领军将军的?前些日子吃了败仗不就是那姓郭的将军不顶用?对了这次是谁领兵来着?”

    “是英国公啊。”

    “傅家的?可是当年老帅的儿子?那定然能打胜仗。不行,我得把军服找出来,去给少帅磕个头。”

    刚才还有些伤怀的老卒突然斩钉截铁的说道,言语之前仿佛回到二十年前,三千铁骑灭高昌的壮怀激烈。

    虽然当年哪位一战灭国的傅大帅已经是故去几年了,但关中的军户都知道,跟着姓傅的将军出去打仗。

    那多半是能打胜仗,赚些军功封赏的。

    就算运气不好,没能打个大胜仗,也多半能全须全尾的返乡。

    若是不幸战死,抚恤都比跟别的将军出去丰厚。

    傅字大旗二十年再过关中,物是人非,可威名如旧。

    这就是傅家五代为将,给子孙留下的遗泽。

    巍巍盛名,是枷锁,也是鞭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