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工业、教育、经济,四书五经-《大乾监国太子》


    第(2/3)页

    有了更多的耕牛,春耕时候,可以翻土更多的土地,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一个农户也能耕种更多的土地。

    现在的土地占有率,其实并不高。

    别看百姓已经千万之多。

    可是因为土地兼并的原因,地方上的不安定,城乡发展差异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等。

    很多农户都开始搬迁到了县城、州城等地。

    而他们的土地自然也就荒废了。

    若是能够让这些荒废的土地出租出去,给那些想要耕种,却因为没有地而无法耕种的人,又或者是给那些承包商,也就是粮商,他们从这些农户手中租借土地,再雇佣一些农户,让他们耕种。

    这也是一种有效耕地。

    耕牛可以鼓励地方上多多繁殖培养,毕竟如今阻止了土地兼并,也把很多良田都还给了百姓。

    土地公有制也能慢慢地施行,朝廷的威望很高,也能得以控制和管理。

    关键在于种子。

    萧政在东瀛那边也发现了不少种子,准备带回来,明年开春之后,耕种试一试。

    而萧奕知道,想要得到红薯、土豆、玉米这三样,就必须往西,从大西洋到达美洲地区,才能找到。

    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安的列斯群岛,必须要到这个地方,才能找到番薯种子。

    这三个种子,绝对可以让大乾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功业革命,比水泥还要重要的那种。

    为何?

    人生在世就是吃。

    当温饱不成问题,人才会把关注点放在其他的地方,才有剩余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当人不在为吃的发愁,那自然会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时候,更多的创新也会随之而来。

    红薯绝对能够养活很多很多人。

    红薯的种子在开春之时,就种在肥土中,等待着生根发芽,发了芽子之后,就可以用小苗移栽。

    也就是说,红薯只要是有茎叶,往土里面一埋,它自己就能生根发芽,然后慢慢地生长。

    之后就是施肥了。

    再然后,就是翻藤。

    因为红薯藤越长越长,越长越茂盛,如若不翻藤,抑制藤叶生长,藤叶会和根抢水分、养分。

    而红薯的根,就是人能够吃的红薯。

    红薯的藤叶也能炒着吃,味道很不错。

    没吃的时候,人连榆树皮都能吃。

    其次就是土豆。

    土豆适合陇右道、河南道这些地方,别看是黄土高原,这些地方适合土豆的生长。

    陇右道这地方,只能是种植小麦,因为水系并不发达,常年缺水,自然也就没有水田。

    而南方水系发达,常年下雨,也就有着水田。

    南方的大米卖到北方,北方的面粉卖到南方。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南方的百姓是吃不上面食儿的,北方的普通百姓也吃不上大米。

    红薯、土豆、玉米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适合。

    土豆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

    玉米最早产于墨西哥及中美洲。

    想要找到这三样高产的粮食种子,可不简单,不是说出海寻找就能找到,不是张张嘴,就能带回大乾的。

    到现在,大乾的海商,也只是到达了马六甲海峡。

    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就必须像是今年到达东瀛一样,有着大乾海军护航。

    不然,在马六甲海峡,肯定是要遭受海盗们的打劫。

    好在,火药技术还没有传到西方。

    如今大乾已经开始在舰船上面安置火炮,一炮下去,对方再好的帆船,也能击沉。

    所以,找到三个种子,其实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正是因为这个时间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时不我待啊!

    开疆拓土、天下大同、制度优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工业革新、教育强国、国民经济。

    开疆扩土、天下大同、制度优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工业革命、教育强国、国民经济这三条,还在继续完善。

    这个过程会非常长。

    关键其实还是在于粮食的产量跟不上,到如今,海商的发展,经济总量的上升,导致更多的商贾开始盯上了远航商业。

    还有不少大型商号,开始想办法建立工厂、养殖场等。

    国民经济确实大幅度提升。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不少百姓也被推动,要么去以工代赈赚钱,要么直接进厂,有了钱,也能买粮食,也能置办一些家产,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是?

    当然,无法外出打工的人,也会想办法承包一些农田,自己一家子早出晚归地耕种。

    只有工业革命和教育强国这两点,实行起来,还是有难度。

    工业革命的难度就在于这个时代的人的认知有限,所有的工业创新,都集中在了大乾工部、将作监这两个地方。

    民间的工业创新水平,还是太差了。

    没有创新的土壤,工部、将作监的创新,也都是萧奕的醍醐灌顶方式。

    直接把图纸想法什么的甩出来,交给了工部来完成。

    什么原理,什么知识点等等,也都是现成的,他们不需要太懂,只要是能打造出来就行了。

    而在这些原理、知识点之外的创新。

    很差。

    几乎是没有。
    第(2/3)页